施工缝遇水膨胀止水条是一种新型的止水材料,主要应用于混凝土施工缝的防水处理。其施工工艺标准如下:
1. 膨胀止水条: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,表面平整,无破损、变形等缺陷。
2. 水泥砂浆:应选用质量合格的普通硅酸盐水泥,细度应符合规定,水灰比控制在0.5-0.6之间。
3. 清洁剂:用于清理施工缝表面,去除油污、灰尘等。
1. 施工缝处理:施工缝表面应平整、清洁,无油污、灰尘等杂物,如有凹凸不平,应先用钢刷清理,再用砂轮机打磨平整。
2. 支模:根据设计要求,设置模板,确保模板与施工缝紧密贴合。
3. 喷涂界面剂:在施工缝表面均匀喷涂界面剂,提高止水条的粘结效果。
1. 放置膨胀止水条:将膨胀止水条按照设计要求放置在施工缝位置,确保其与混凝土施工缝紧密贴合。
2. 搅拌水泥砂浆:将水泥砂浆按照规定比例搅拌均匀,无沉淀、无团块。
3. 填充施工缝:将搅拌好的水泥砂浆均匀填充至施工缝中,使膨胀止水条完全埋入砂浆中。
4. 压实砂浆:使用振动棒对填充的砂浆进行压实,确保砂浆密实,无空洞。
5. 清理表面:待砂浆凝固后,清理施工缝表面,去除多余的砂浆。
1. 材料质量:确保所用膨胀止水条、水泥砂浆等材料符合国家标准。
2. 施工质量: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标准进行施工,确保施工缝防水效果。
3. 工程验收:施工完成后,进行工程验收,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。
1. 施工过程中,应避免膨胀止水条受到机械损伤。
2. 施工缝表面应保持平整、清洁,以免影响止水效果。
3. 施工过程中,注意观察膨胀止水条的膨胀情况,确保其充分发挥止水作用。
4. 施工完成后,注意保护施工缝,避免受到外界破坏。
以上是施工缝遇水膨胀止水条施工工艺标准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
评论已关闭!